律师收费

2021认罪认罚基本都判缓刑吗(2020认罪认罚基本都判缓刑)

2024-04-09 09:47:12
0

前段时间我做了几份大数据搜索报告,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是否认罪接受处罚”。笔者发现,除了少数犯罪明确规定认罪认罚应尽量从轻外,是否认罪认罚与是否受到刑事处罚并无明显关联。缓刑。

1、认罪认罚不一定是缓刑。

2021认罪认罚基本都判缓刑吗(2020认罪认罚基本都判缓刑)

基本处罚的限制

很多情况下,认罪认罚不一定会得到缓刑,主要是因为基本刑罚比较重。在以往的一些死刑案件中,当事人实际上是自首的。但在判处当事人死刑时,法官往往会解释说,这是因为当事人“社会危害极大,情节极其恶劣,仅投降不足以处罚”。减轻处罚。”因此,即使是法律规定,在特殊时期也会被“打破”。

认罪认罚情况下的身份尴尬

作为一种减刑情节,认罪认罚的地位颇为尴尬,尽管不少检察官表示,认罪认罚是除认罪、自首等减刑情节外的一种独立的减刑情节。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没有看到认罪与处罚的“独立性”。在同等情况下,当事人认罪认罚的案件并不一定比当事人不认罪认罚的案件受到更宽大的处理。

2、不认罪认罚并不一定意味着不会缓刑。

也有不少当事人不认罪认罚、当事人被判处缓刑的案件。这些案件的当事人情节都很轻微,所以即使不认罪认罚,最终仍然可以判处缓刑。即使根据法律规定,有些当事人可以免予处罚或不起诉,但由于只是“是”,而且不起诉和免予处罚对于法律审查来说比较麻烦,所以此类案件的结果一般都是缓刑。

3、不认罪、不接受处罚并不等于不认罪。

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当事人承认犯罪存在,但判决书中却没有出现“请认罪认罚”字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很多认罪案件并没有经过认罪认罚的过程。没有经过认罪、接受处罚的过程,并不意味着不认罪。

目前,办理认罪认罚程序的案件是当事人认罪的一类比较特殊的案件。特殊的是,当事人完全放弃了“无犯罪事实”的抗辩。

4、认罪认罚后后悔的风险

而且,在当事人认罪认罚的情况下,即使当事人后来后悔认罪,也只会加重对自己的处罚,因为在定罪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检察官可以根据情况提出量刑建议。法定刑,法官也可以完全定罪量刑,应根据实践,不存在“偏好”。

认罪认罚后悔罪的人,在同等情况下,一般会比不认罪认罚的人面临更严厉的处罚。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处罚的顺序从轻到重是:认罪、受罚、不认罪、认罚、认罪受罚后后悔。

5.什么与缓刑关系更密切?

是否可以判处缓刑,主要取决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当事人的主观恶性程度。

能够反映当事人社会危害性和当事人主观恶性的要素包括是否自首、是否坦白、是否和解、是否返还赃物、赔偿等基本犯罪要件和情节。全部包含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2017)中。

目前,仍有一些刑事律师关注的动态因素,有律师对这些动态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类。这些因素包括犯罪人的年龄、性别、社会身份、犯罪意图、犯罪工具等。以及手段,是否属于暴力犯罪、悔罪表现和社会评价等。

6、是否需要认罪认罚?

如果案件本身不能宣告无罪,当事人认罪并接受从轻处罚的“诉讼利益”能否支持其提出缓刑建议?而如果案件本身可以无罪辩护,是否还需要进行量刑辩护才能获得确定的缓刑?

因此,讨论认罪认罚的必要性最好集中在只能量刑辩护的案件上。

如果不认罪认罚,又不能否认犯罪的存在,最好考虑认罪认罚;如果量刑没有协商好,最好暂时不认罪认罚,或者先考虑认罪不认罚。

在我国,认罪认罚制度还不是一个特别成熟的制度。虽然认罪认罚制度给部分当事人带来了好处,但认罪认罚制度本质上是为了方便检察官,而不是为了方便当事人。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辩方为使用该系统的当事人所能获得的利益是有限的。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认罪认罚制度的分化:认罪认罚不一定从宽,但不认罪认罚就一定要严厉,以此推动认罪认罚制度的落实。内疚并接受惩罚。

就量刑辩护而言,也许每位律师面临的问题不是当事人是否愿意认罪认罚换取缓刑,而是当事人是否愿意认罪认罚换取缓刑。心,律师还可以使用哪些辩护方式来帮助他/她获得缓刑?这种辩护方式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够让当事人和律师产生合理的预期,让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在“碰碰运气”?

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制定缓刑的适用规则或法官坚持独立审判来解决。认罪认罚制度出台后,量刑建议的重要性陡然上升。除非法官在不认罪认罚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实质性独立审判,否则量刑辩护必然会变得更加困难。

实践中,有很多关键要素“配置”相同的情况,但有的被暂停,有的则没有。有些未经缓刑的案件甚至比缓刑的案件更严重,只是因为案件情况不同。区域。只要全国不同地区“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和缓刑标准不解决,认罪认罚对当事人的意义就无法得到验证,至少在某些地区是这样。

上一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法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案标准)

下一篇:为什么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鉴定(为什么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我可以起诉吗)

相关阅读